五年級下冊21楊氏之子隨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五年級下冊21楊氏之子隨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1、五年級下冊21楊氏之子隨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五年級下冊21楊氏之子隨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詞句賞析:
為/設果,果/有楊梅。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2.為/設果,果/有楊梅。
楊氏子給孔君平擺放了水果,可以看出楊氏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2、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隨堂筆記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隨堂筆記
詞句賞析: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萬別慌張。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野外迷路后要沉著、冷靜。千萬強調了遇事要沉著的重要性。
2.太陽是個忠實的向導,它在天空給你指點方向。
這是一個比喻句,把太陽比作忠實的向導,十分親切形象。
3.北極星是盞指路燈,它永遠高掛在北方。
這句話把北極星比作指路燈,因為北極星永遠高掛在北方,在晴朗的夜晚可以通過看北極星來辨認方向。
4.要是碰上陰雨天,大樹也會來幫忙。
將大樹當作人來寫,寫大樹會在陰雨天的時候給人指明方向。
5.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
大樹的南面因陽光照射充足而枝繁葉茂,所以說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北面因缺少陽光照射而枝葉稀少,所以說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
6.雪特別怕太陽,溝渠里的積雪會給你指點方向。
這是個擬人句,把雪當作人來寫。怕太陽指的是積雪見到太陽會融化。
7.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針,需要你細細觀察,多多去想。
我們要多觀察,多思考,才能發現這些天然的指南針。
3、三年級下冊語文24火燒云課堂筆記二:分段及大意
三年級下冊語文24火燒云課堂筆記二:分段及大意
段落大綱: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寫火燒云上來時,霞光照到地上的奇異色彩和光澤。
第二部分(26):描述了火燒云燒起來時的壯觀景象,以及瞬息萬變的顏色和形狀。
第三部分(7):寫火燒云下去的情景。
4、課堂筆記:第六課陶罐和鐵罐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重難點賞析
1.鐵罐為什么要奚落陶罐?
鐵罐仗著他堅硬的特點,非常驕傲,常常奚落陶罐。
2.課文第一部分,鐵罐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陶罐呢?
鐵罐的態度由傲慢變成輕蔑,后來又變成惱怒;陶罐的態度一直沒變,始終是那樣謙虛而平和。
3.人們為什么沒有找到鐵罐?
鐵是一種比較活潑的金屬,當它遇到溶解在水中的氧時就會發生反應,隨著時間流逝,鐵就會被層層氧化直到最后完全被氧化,變成粉末。這就是鐵罐最后連影子也沒見到的原因。
5、四年級語文下冊墨梅課堂筆記二:詩句賞析
四年級語文下冊墨梅課堂筆記二:詩句賞析
1.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這兩句構思精巧,將畫中墨梅與池邊梅樹化而為一,仿佛畫中之梅的淡淡墨暈,為池頭梅樹吸收水中墨色所致。
2.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盛贊墨梅雖無耀人眼目的色彩,卻有清新高雅之氣,以此表達自己不愿媚俗的品格。
課文重難點探究:
1.淡字表現了墨梅怎樣的特點?
淡字表現了墨梅顏色樸素淡雅的特點。
2.最后兩句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最后兩句詩托物言志,點明中心。詩人借墨梅為喻,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視流俗、淡泊名利、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6、四年級下冊第28課海的女兒隨堂筆記
四年級下冊第28課海的女兒隨堂筆記
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小人魚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為愛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贊美了小人魚高尚的品格和善良、美好的心靈。
脈絡梳理:
全文共5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10自然段):小人魚眼睜睜地看著王子娶了別的公主。
第二部分(第1113自然段):小人魚沒有選擇通過殺死王子換取自己的生命的延續,而是跳入海里化為泡沫。
7、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五課琥珀課文隨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本文根據一塊裹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用生動形象、富有文學色彩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這塊琥珀的形成和被發現的過程,以及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②脈絡梳理:
全文共18段,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推測琥珀形成的時間。
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琥珀形成的條件和過程。
第三部分(第1317自然段):琥珀被發現的過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琥珀在科學上的價值。
8、隨堂筆記:習作例文賞析之《七月的天山》
主要內容:
這篇習作例文記敘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見到的雪山、森林、野花等美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七月的天山的喜愛與美之情。
詞句賞析:
1.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太陽下繡了幾朵銀灰色的花。
作者把雪峰比喻為白緞子,云彩的影子喻為銀灰色的花朵,說明雪山極白,連白云映在上面都顯得發灰。太陽、雪峰、云彩三者融為一體,猶如一幅優美的風景畫。
2.沿著白皚皚群峰的雪線以下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白皚皚寫出了雪峰終年積雪,蜿蜒無盡是說原始森林連綿不斷,重重疊疊說明了枝葉的茂密,在這樣的密林中,陽光只能是漏下,這里用漏字與細碎的日影相照應。作者精確的用詞,把天山的特有風光逼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3.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
一說矯健,一說精神,用詞富有變化,一個浮字形象地寫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
9、第16課海上日出四年級語文下冊課文隨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描寫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的幾種不同景象,向我們展示了海上日出這一偉大奇觀,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光明和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②脈絡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我常常早起看海上日出。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體描繪了我在天氣晴朗時和在天空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觀。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贊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10、小筆記:五下語文20課金字塔夕照隨堂詩句賞析
小筆記:五下語文20課金字塔夕照隨堂詩句賞析
詞句賞析:
1.九月的開羅是金色的。
這是文章的總起句,既激發了讀者的興趣,又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
2.遠遠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都是從它那里放射出來的。
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遠望金字塔的美麗樣子。
3.你看金字塔多像一個金的漢字它無疑比金子還要貴重。
金字塔的譯名無論從哪個角度理解都是無比絕妙的,這也體現了作者對令人陶醉的金字塔夕照的贊美,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對厚重的歷史文化遺產、人類偉大創造的歌頌。
4.有人說金字塔的白晝和月夜恐怕還是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雖然在不同的時間,金字塔的風光各有妙處,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夕照下的金字塔。用但來轉折,表達出我對金字塔夕照風光的情有獨鐘。
11、語文五年級下跳水隨堂筆記之脈絡梳理
語文五年級下跳水隨堂筆記之脈絡梳理
脈絡梳理:
全文共6段,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人們拿猴子取樂,猴子放肆起來。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和故事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寫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走上了最高的橫木,遇到了生命危險。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寫船長命令孩子跳海,孩子跳海后,水手們把他救了上來。
12、童年的發現五年級語文下冊23課隨堂筆記詞句賞析
童年的發現五年級語文下冊23課隨堂筆記詞句賞析
詞句賞析:
1.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從九歲、完全、獨立三個詞可以看出我的發現的不同凡響和我對這個發現抑制不住的自豪。這樣的開頭設置了懸念,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2.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
這里的哈哈大笑是嘲弄的笑。因為胚胎發育的規則是重大的科學問題,九歲的孩童通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就能發現,在常人眼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所以人們會哈哈大笑。
3.夢里飛行,說明你們是在長身體呀。老師解釋說。
老師的這個解釋很容易讓人產生疑問。圍繞老師的解釋引出下文,我們提出了很多問題。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這句話用具體事例說明我對人究竟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想得很癡迷。以至于翻來覆去恨不得形象地寫出了我癡迷的程度之深,可以看出我是個喜歡探究的孩子。
5.有一次,年輕的女教師一本正經板著面孔講人的起源,講人的發育和進化。
這句話中的一本正經與板著面孔是對老師的神態描寫,說明老師講這堂課時態度嚴肅。她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學生胡思亂想。
6.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發現,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筒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本來,我已經為自己的發現而格外高興了,現在知道這發現是正確的,簡直令人心花怒放,情不自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有我的笑并沒有惡意。
7.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會給人帶來被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這是我想出的安慰自己的理由。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發明與發現的有類似遭遇的人聯系在一起,指出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是科學事業發展的真實情況,那自己因重大發現被轟出教室也就不足為奇了。
13、五下21課楊氏之子教學筆記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位的第一篇講讀課文。第三單位的主題是語言的藝術,有四篇課文?!稐钍现印肥俏难晕?,《宴子使楚》是一篇傳統的精讀課文,《半截燭炬》是個腳本,《打德律風》是一段相聲。學習這組課文,要修業生能感覺話言表達的藝術,并通過綜合性學習,搜集、積聚用得精妙的語言,以不停富厚學生的語言,并學慣用得體的語言來表達。
《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全文共55字,語言簡潔、淺顯,主要講孔君平到楊家拜訪,主人不在便叫出楊家九歲的兒子??拙焦室庵钢鴹蠲氛f楊梅是楊家的水果。而楊氏子卻以沒聽說孔雀是你們孔家的鳥予以回敬。中心句便是甚聰惠。而小楊修聰惠之表現主要有四:1、能聽出言外之意??拙秸f此是君家果,楊修能明白這是孔君平拿他的姓和楊梅同為楊字開玩笑。2、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小楊修也以孔君平的姓做文章,來回敬他。3、反應敏捷。兒應聲答曰,應聲即為接著人家的話,不需耽擱地做出回應,可見小楊修的反應之敏捷。4、措辭委婉,懂禮數。未聞二字使語氣委婉,避免了對長輩的冒犯,做到有禮有節。另外從為設果、夫子等處也可見小楊修深諳禮數。
本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的第一篇古文。像這樣短小、淺顯的古文,小學階段一共有兩三篇,主要的編入目的我想應該是讓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建立一個初步印象,激發學習的興趣吧。當然還為了感受祖國燦爛悠久的傳統文化。盡管短小、淺顯,又有古詩詞學習的基礎在,但畢竟是第一次接觸,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上肯定存在不小的困難。
本組的主題是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因此本課的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讀懂本文,還要引導學生品味文中人物特別是楊氏子的語言的精妙。在此過程中還要指導學習方法,體會文言文的特點,為了達成這樣的總目標,教學《楊氏之子》一課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能力:1.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
2.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
情感:引導學生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明機智。
教學重點:
1.能理解課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讀。
2.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明機智。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流程:
激趣導入---出示課題,感受文言---生字教學---初讀課文---解釋文意,讀懂故事---深入理解,體會語言,領悟幽默---熟讀成誦---賞析文言,文章出處---拓展練習。
一、激趣導入:
設計意圖:
注重語言的積累,課件出示補充句子,接著讓學生說說課下搜集名詩佳句,培養學生的課前準備好習慣。此時引入對文言文的了解,區分文言文與白話文的不同。
二、出示課題,感受文言解題
設計意圖:
理解《楊氏之子》題目的意思,介紹自己。這是一個知識外顯的過程,也叫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過程。認知規律告訴我們:孩子們聽懂了,并不意味著就掌握了,必須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再表現出來。很多時候,我們在教學中就缺乏這個過程,因此過不了多久,孩子忘了,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又要花時間重新去補,這就是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生字教學
設計意圖:
了解學段目標,寫會會寫生字。學會評價,學會豐富詞意。此時我采用了影像功能,來展示學生的書寫,接著利用白板中的查字典功能來看看現在的惠字,詞意豐富,有范寫,有讀音,有字意,有組詞,有造句。理解文言文與白話文的不同。
四、初讀課文
設計意圖:
第一步自讀。出示讀書要求: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今天這篇課文,要把句子讀通順有一定的難度,讀不通順的地方就停下來多讀幾遍,直到讀通順了再往下讀,這樣努力了,你都還不能解決的,一定要作上記號,待會兒范讀時幫助你。既是交待學習任務,更是讀書方法的引導。
第二步:多音字正音,音頻文件范讀,把好朗讀正確,流利的關。
第三步:教師在白板上畫出停頓節奏,注意文言文的抑揚頓挫,聲斷氣連。練讀。第四步:交流檢查讀文。
五、解釋文意,讀懂故事。
設計意圖:
第一步:課件出示古文大意疏通的方法:需要借助注釋、借助字典、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翻譯成白話文。為了使意思更連貫,表達更具體,有些時候,加上一些字詞。努力試試吧,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第二步:運用這些方法自己試解釋。
第三步:逐句匯報。教師利用白板中的圈畫功能,在白板上寫出難解字的字意。對讀,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的時候,加深印象。
六.深入理解,體會語言,領悟幽默。
設計意圖:
首先發現文中的中心句,找出中心詞。再從讀文中,找出相關證據,體會楊氏之子的聰惠。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很關鍵。體會四點楊氏之子的聰慧:1.熱情待客。2.反應快,機智。3.說話委婉,懂禮貌。4.用姓開玩笑,回擊孔君平。學為了用,用文言文,拓展說話,活學活用文言文。
七.熟讀成誦
設計意圖:
采用無標點個生讀,配樂感情讀原文(男女生賽讀),為了達到熟讀成誦的動作讀(全班讀)。
八.賞析文言,文章出處
設計意圖:
學以致用,賞析《賞月》,課件出示古文,生自讀自解,翻譯成白話文。激發對文言文的興趣。介紹《世說新語》其它的故事,培養對文言文的興趣。
九.拓展應用
設計意圖:
根據單元重點,課文內容,各設置一個,拓寬學生的視野。
板書設計:
10.楊氏之子
楊氏子-------楊梅(果)聰惠
孔君平------孔雀(禽)
設計意圖:
簡潔明了,抓住重點。
課后反思:
這堂《楊氏之子》是人教版第10冊教材中第三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是語言的藝術專題。這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備課時我仔細閱讀了五年級下冊的教材說明,了解了教材的結構、特點、目標以及各單元的編排情況,對語言的藝術這個單元更是進行了深鉆,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作好了充分準備才開始寫教案,修改了許多次后終于定下了今天這個教案。我認為這堂課上下來有這幾個方面做得好:
一、注重了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課上,我有機的講課件與展臺,白板結合起來,盡量做到多媒體的充分開發和應用。例如電子白板的字典功能,圈畫,寫字功能,展臺的同屏對比功能等。
二、注重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我在這堂課上進行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導。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學習文言文,所以能夠讀懂文言文是一個重點,這里指孩子能用白話文翻譯文言文,是第一層次的理解。
三、以讀為本,讀中解,讀中品,最后熟讀成誦。
我認為要在古文的語境中讀出語感來。讀中解,讀中品,讀中思,讀中悟,最后熟讀成誦。一讀讀通,讀出句逗。首先是讀音的問題,為設果wi應聲答曰yng,這兩個字都是多音字,在問中究竟該怎么讀,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根據上下問的理解,根據語境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然后是朗讀的停頓,孔/指以/示兒/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對于這些在朗讀中不易掌握的停頓,我先讓同學朗讀比較,并給孩子進行示范朗讀,讓他們發現異同,然后自己發現。我利用音頻范讀,學生練讀,讓學生在讀中學習文言文,孩子饒有興趣。
四、主題拓展閱讀,進行方法遷移。
在學生興趣黯然時,拓展《世說新語》中另幾個聰慧之語《賞月》。有了這次學習的經驗,再讓學生合作、交流、探究去。我發現學生再讀古文時確實老練了許多,而且是非常饒有興趣地去探索語言的藝術。
14、祖父的園子五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重難點隨堂筆記
1.花園里面有哪些昆蟲?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這些昆蟲的?
花園里有蝴蝶、蜻蜓、螞蚱、蜜蜂。作者不僅著眼于它們的色彩白、黃、紅、金、綠一應俱全,還對蜜蜂的樣子和姿態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
2.第二段中明晃晃一詞改為五顏六色好不好?
不好。明晃晃一詞是園子留在作者記憶中的色彩,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從這個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園中事物的滿心喜愛。如果改為五顏六色,只是表現色彩的豐富多樣,則不能表達出這種感情。
3.說說你對凡是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這句話的理解。
太陽象征永恒、光明、生機、繁盛、溫暖和希望,太陽之下沒有黑暗,沒有邪惡。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光明世界的向往和贊美。
15、五年級下語文園地二日積月累:鳥鳴澗詩句賞析
①字詞理解:
鳥鳴澗:鳥兒在山澗中鳴叫。 閑:安靜、悠閑。
空:空寂、空空蕩蕩。 驚:驚動,驚擾。
月出:月亮升起。 時鳴:時而鳴叫。
②詩文大意:
春天寂靜無聲,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寂靜使春夜的山顯得空空蕩蕩。月亮出來了,鳥兒竟然被月光驚動,不時地在山澗中發出一陣陣清脆的鳥鳴。
③詩文簡析:
此詩描繪山間春夜中幽靜而美麗的景色,側重于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全詩旨在寫靜,卻以動景處理,這種反襯的手法極見詩人的禪心與禪趣。詩的首句以聲寫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將花落這一動態情景與人閑結合起來。末句以動寫靜,一驚一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里的幽靜與閑適。
16、五年級下冊21課楊氏之子生字注音專項練習題目
一、給下列生字注音
梁詣甚惠
二、給下列漢字注音并組詞
禽( )( )( ) 聰( )( )( )
乃( )( )( ) 設( )( )( )
雀( )( )( )
三、比一比,再組詞
梁( )( ) 詣( )( )
粱( )( ) 指( )( )
甚( )( ) 惠( )( )
其( )( ) 蕙( )( )
四、給下列多音字組詞
wi( )
為
wi( )
五、咬文嚼字(填序號)
詣:A.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個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
B.(學業、技術等)所達到的程度。
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
2.他苦心孤詣,潛心鉆研,終于拿下了這個項目。( )
聞:A.聽見。 B.聽見的事情;消息。 C.用鼻子嗅
3.你聞聞這是什么味兒?( )
4.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
5.你剛從鄉下回來,有什么新聞給大家說說。( )
17、六年級下冊臘八粥課堂筆記二:課文詞句賞析
六年級下冊臘八粥課堂筆記二:課文詞句賞析
詞句賞析:
1.初學喊爸爸的小孩子,會出門叫洋車了的大孩子生出一種甜甜的膩膩的感覺呢?
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選取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耽擱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臘八粥的態度,以點帶面,說明所有人都喜歡臘八粥。
2.把小米,飯豆,棗,栗,白糖,花生仁兒合并攏來糊糊涂涂煮成一鍋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這句話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一鍋粥當人來寫,生動形象地突出了臘八粥的誘人,增強了語言的親切感。嘆氣一詞生動地描寫出煮粥時氣泡鼓出的聲音。
3.住方家大院的八兒,今天喜得快要發瘋了。
這句話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說明八兒歡喜至極。同時,這句話起到了統領下文的作用,因何而喜呢,下面的內容就是圍繞八兒喜得快要發瘋了來寫的。
4.他一個人進進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鍋粥正在嘆氣但媽媽總說是時候還早。
進進出出是對八兒的動作描寫,說明八兒進出的次數之多,突出了八兒等待臘八粥時迫不及待的心情。好久說明等待的時間之長,表現出熬臘八粥破費功夫。
5.媽,媽,要到什么時候才
這里是對八兒的語言描寫,八兒的追問突出了他想吃粥的急切心情,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小饞貓的形象。省略號表示話未說完。
6.那我餓了!八兒要哭的樣子。
語言描寫富有趣味,一個那字表現了八兒撒嬌、賭氣、失落的心理。
7.并且八兒所說的餓,也不可靠,不過因為一進灶房好奇而急于想嘗嘗這奇怪的東西罷了。
嘆氣嘟囔把熬煮臘八粥的樣子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讓人如臨其境,仿佛聞到了那濃濃的香味,同時也突出了八兒的可愛與嘴饞。
8.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兩碗半
八兒這個連看羊還不夠資格的小孩子,借口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竟然要跟媽媽一樣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并且在得到媽媽同意后,得寸進尺想吃得更多。從中感受到八兒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同時也說明八兒想吃臘八粥的想法極其強烈,展現了衣服淳樸、和睦、溫馨的圖景。
9.鍋中的一切,對八兒來說,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爛到認不清楚了吧放多了,它會起鍋巴
這幾句話是對八兒的心理描寫,這是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后的美妙的猜想,既寫出了粥的特點,又寫出了八兒好奇、急切的心理和嘴饞的特點。
10.呃他驚異得喊起來了,鍋中的一切已進了他的眼中。
八兒由于個子矮看不到鍋中的粥,對臘八粥有許多美妙的猜測,現在媽媽把自己抱起來,終于看見了。禁不住發出一聲驚呼。省略號表示聲音的延長。
11.這不能不說是奇怪呀,栗子跌進鍋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跌字用得巧妙,把栗子進入鍋里的過程寫得形象生動,富有情趣。
12.怎么,黑的!八兒同時想起了染缸里的臟水。
這里是對八兒心理變化的描寫。照應之前八兒對臘八粥的美好想象,現在看到粥的顏色卻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臟水,心里有些許失望。
13.晚飯桌邊,靠著媽媽斜立著的八兒,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把八兒吃飽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說明八兒一碗接一碗吃粥,把肚子撐的像一面小鼓,描繪了八兒吃的十分飽的可愛形象,從側面反映了臘八粥的好吃。
14.在他身邊桌上那兩只筷子,很浪漫地擺成一個十字八兒的爹同媽也都奈何它不來了。
半碗陳臘肉都吃不下去了,說明粥的美味勝過陳臘肉,也說明八兒的爹媽也吃的非常飽脹了。
18、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隨堂筆記之課文主題思想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隨堂筆記之課文主題思想
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圍繞匆匆展開敘述,先寫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再寫自己八千多個日子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作者思緒萬千,由景及人,嘆息不已。最后,作者發出內心的感嘆,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19、六年級下冊作文上的紅雙圈文中詞句賞析隨堂筆記
1.我很興奮,即刻想去看看,卻又矜持,不愿在同學面前顯出我的迫不急待。
這句話寫出了我為自己的成就感暗自高興,既激動又有點害羞。
2.挨到中午,校園里寂靜無人時,我像做賊一樣地溜過去,獨自站在報欄前,欣賞我的打滿紅雙圈的作文。
挨字用得好,表現了我內心的急迫。像做賊一樣地溜過去照應前文有點害羞,有點緊張。
3.我想想也是,就接著往下折騰,就發表了很多小說,就成了作家。
折騰原為折磨或反復做某事的意思,在文中指我勤奮創作的艱辛。
4.永遠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母校的報欄,感謝掛在我生命之樹上的紅雙圈。
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表達了對母校和老師辛勤栽培和激勵表示由衷的謝意,感情真摯強烈。
20、一年級下冊第8課靜夜思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一年級下冊第8課靜夜思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這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夜深人靜,月色如霜的秋夜,獨處他鄉的詩人,心頭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的后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
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
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
21、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生字組詞字詞解釋
梁國 橋梁
詣 造詣 詣見
禽 家禽 飛禽
理解詞語: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同慧。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
詣(y):拜訪。
乃:就,于是。
為:在文中表示行為的對象,替的意思。
設:擺放,擺設。
示:給看。
曰:說
未聞:沒有聽說過。
夫子:古時對男子的敬稱,這里指孔君平
22、五年級下冊第21課楊氏之子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五年級下冊第21課楊氏之子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為/設果,果/有楊梅。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這句話點明了文章要講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點。起到總起全文的作用。
2.為/設果,果/有楊梅。
楊氏子給孔君平擺放了水果,可以看出楊氏子很有禮貌,很會招待客人。
23、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①這首詩描寫農村初夏時節生活中的一個場景。詩的前兩句用晝和夜對比,生動地描繪了鄉村里男耕女織、日夜辛勞的情形,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敬重之情。
②詩的后兩句生動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形,一個學字讓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流露出詩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喜愛和贊揚之情。
24、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村晚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前兩句寫景。詩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機地融合起來,描繪了一幅非常幽雅美麗的圖畫,為后兩句寫牧童出場布置了背景。兩個滿字,寫出了仲夏時節的景物特點,描繪了景色的生機勃勃;銜字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來落日將沉未沉的情態,將山寫活了;一個漫字,寫出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生動形象。
后兩句寫人。與前兩句恬靜相比,這兩句描繪得生動活潑橫字表明牧童不是規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牧童吹笛也不是認真地吹,而是無腔信口吹表現了牧童的調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
25、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清平樂村居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清平樂村居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作者這首詞是從農村的一個非勞動環境中看到一些非勞動成員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農村有生機、有情趣的一面。詩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作者對田園安寧、平靜生活的羨慕與向往。
26、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迢迢牽牛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迢迢牽牛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全詩以物喻人,構思精巧。詩人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全詩想象豐富,感情纏綿,用語婉麗,境界奇特,是相思懷遠詩中的新格高調。
27、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寒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寒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翊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后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燼之味。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泰平的歌詠。
28、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①前兩句寫的是石灰從開采到燒制的過程,歌頌了一種視死如歸、從容不迫的精神。
②最后一句一語雙關,詩人借石灰之口,表達了以身報國的宏偉抱負和絕不向世俗低頭、絕不同流合污的堅貞精神。
29、二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二首村居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二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二首村居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村居》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農村親眼看到的景象,詩人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全詩充滿了生活情趣,詩情畫意。詩人采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里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30、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1.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這兩句是寫六月西湖給詩人的總的感受。畢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風光的獨特、非同一般,給人以豐富美好的想象。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描繪出一幅紅綠相間的美麗畫面: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陽光映照下的荷花嬌艷、明麗。碧和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帶來的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 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2:傳統節日生字注音考前訓練答案
- 小狗學叫生字詞組詞造句
- 它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時間說明
- 大青樹下的小學佳句有哪些
- 課文是怎樣將老麻雀的無畏寫清楚的?
- 自相矛盾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來說一說
- 五年級下冊16田忌賽馬形近字與多音字組詞
- 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課堂筆記重難點分析
-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詩句是什么意思
- (1)分析以上實驗記錄,你發現了什么?
-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課古詩三首生字注音訓練
- 一年級人之初生字組詞并造句
- 四下語文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生字組詞
- 司馬光新鮮感的句子有哪些
- 新媽媽疑問:嬰兒是否需要喝水
- 銀行客戶經理競聘材料
- 校園的小路
- 15歲金上:燕子,領著春天
- 大班安全課教案《識標記 講安全》反思
- 小班安全教案《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
- 衛生巾朋友圈文案34句
- 提神醒腦產品朋友圈文案35句
- 銀行卡朋友圈文案37句
- 五年級下冊第21課楊氏之子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稚子弄冰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 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二年級下冊第15課古詩二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 五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四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詞三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 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絕句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 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三衢道中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 六年級下冊第10課古詩三首石灰吟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 三年級下冊第1課古詩三首三衢道中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五年級下冊第13課人物描寫一組他像一棵挺脫的樹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五年級下冊第2課祖父的園子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五年級下冊第9課古詩三首從軍行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
- 六年級下冊第3課古詩三首十五夜望月課堂筆記之詩句賞析
- 五年級下冊第14課刷子李課堂筆記之句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