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03
幼兒表現積極,活動情緒高,和媽媽一起過節日很高興,都能把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有個別幼兒還是不怎么敢表現,有待于繼續加強。家長對這次活動感到很滿意,對幼兒的表現認為有一定的提高。希望多開展這種活動,增進家園互動。
2008-10-03
每位教師出一節課,向家長展示課堂教學新理念,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滲透新理念,體現以幼兒為主體。培養幼兒大膽探索、敢于創造、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學習能力。
2008-10-03
因為米是孩子經常要接觸到,而且不少家長在家也經常玩,而沙和水相對應米來說比較麻煩,尤其是沙一不安全,二玩起來也不太衛生,不可能長期當作區域來玩,而水受季節的影響,也不可能當作長期的區域來玩,更不可能拓展開來,而米就不同,不但讓幼兒在玩中感知不同形狀、不同大小及漏斗式的容器的感受,發展小肌肉動作,而且可以拓展開來,嘗試不同的“米寶寶”玩法的不同,如糖果、在同樣的容器玩的感受就不一樣,米和糖果掉下來的聲音不一樣,等等,而且米玩過后洗干凈還可以吃,感受一粒一粒,白花花,直接明白米煮熟了就是我們吃的飯,知道我們不能撒飯、剩飯,從而讓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道理。我們根據每個幼兒發展的特點,設計三個層次發展幼兒的能力。
2008-10-03
大家一看,原來青蛙是沒有頭發的,兩只眼睛是長在額頭上的,不是長在臉上的,孩子們看了以后也很興奮地捏起了青蛙,而彭嘉軒也是重新為青蛙媽媽裝上兩條腿,把眼睛調整好,并很有心地把青蛙的腳蹼捏得更像,并捏了張荷葉,讓青蛙媽媽休息。整個作品看上去很富有創意,也捏得特別的好看,孩子真正地再一次體會了成功的快樂。
2008-10-02
本周的主題是奇妙的聲音,那為了找聲音,了解聲音,孩子們和家長一起收集了許多能發出聲音的物品(如:鑰匙、紐扣、各種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各種各樣的瓶子便是其中之一,我們把這些瓶子放入了區角內供幼兒發現和探索,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各種各樣的瓶子能發出不一樣的聲音來,那除了在瓶子上找到聲音之外,還能做些什么呢?一次,我發現東東和冰冰兩位小朋友那著瓶子在比誰的瓶子漂亮,興趣十足。這不是瓶子可以再利用的價值嗎?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把這些廢舊的瓶子投放到美工區,讓幼兒學習用多種方法來裝飾瓶子,來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等,而這些經過幼兒裝飾的瓶子還可以放到娃娃家裝飾,也起到了美化的作用。這次活動的重點區是彩瓶子世界,3個層次:一是幼兒愿意在廢舊的瓶子上隨意的進行涂鴉;二是幼兒能利用教師提供的輔助材料去裝飾瓶子;三是自己設計制作來裝飾瓶子。
2008-10-02
寫好幼兒園托班區域教案對于帶托班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寫好幼兒園區域教案,區域活動才能更好的進行。怎樣才能寫好幼兒園托班區域教案是我們幼兒園老師比較關心的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托班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只有抓住孩子的特點,我們在寫幼兒園托班區域教案時才知道寫什么樣的活動目標,有了目標就比較好寫幼兒園托班區域教案了。其次,寫幼兒園托班區域教案一定要做好各區域的指導工作,豐富各區域的材料,幼兒才能更好的參與。只要抓住要點,寫幼兒園托班區域教案還是比較容易的。